第六屆地球科學旅游大會宜昌宣言
2025年9 月6日
2025年9月5 日-7 日,第六屆地球科學旅游大會在湖北省宜昌市舉辦。大會由中國旅游協會地學旅游分會、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,以“智匯世界峽區 共襄宜昌未來”為本次峽區旅游嘉年華的主題,匯聚國內外地球科學旅游領域的專家學者、領軍人物及各類自然保護地的管理者代表、跨界文旅實踐者等近200余人,一起“采世界峽區案例,燃地學旅游薪火”。圍繞生態旅游提質、峽區聯動發展、產業合作共贏等議題熱烈討論。本次大會提出峽區旅游GCF Tourism新概念,推動峽區旅游新發展。中國旅游協會地學旅游分會秘書長王蕾發布了《第六屆地球科學旅游大會宜昌宣言》。
會場外的萬里巨川——長江,展現著從高山到大海孕育出形態各異而又殊途同歸的生態哲學,意大利戈羅普邂逅三峽東關;東非大裂谷的羚羊相遇雅魯藏布江畔的雪豹;從黃河幾字灣的激流直下,到長江中下游千里沃野的生命對話……今日,它們在生態宜昌相遇、交織、共生。
我們,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,一起跨越經緯打破地域的阻隔,采集世界范圍內峽區旅游的活態樣本,播下全球峽區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種子。在這里,流淌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智慧。我們在此共同呼吁:
一、堅守自然保護,共護峽區永續資源。我們將秉持“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”理念,將生態保護貫穿峽區旅游開發全過程——嚴守流域生態系統、生物多樣性、地質遺跡和原真傳統文化的保護紅線,推動長江三峽、雅魯藏布、國外峽谷、峽灣等開展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,以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守護人類共同的自然瑰寶。
二、推動地球科學旅游高質量發展。我們主張以科學思維挖掘峽區生態資源價值:開發地質科考、生態研學等特色產品,將峽區地貌演化、水文變遷、珍稀物種保護等科學內容轉化為生態旅游體驗;推動地學旅游與文化、農業、科技深度融合,讓地學旅游成為峽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。
三、深化峽區協同,構建全球合作網絡。會議期間共同啟動了“峽區旅游合作共識行動”,依托這一行動計劃搭建峽區資源共享平臺——整合長江三峽、東非大峽谷等全球知名峽區資源,定期開展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聯合研究、可持續旅游與鄉村振興等國際交流活動,共享地學旅游開發經驗與技術,共同提升世界峽區旅游的國際影響力與競爭力。
四、聚焦人才培育,夯實產業發展根基。我們呼吁與大家共同構建“產學研用”的協同育人體系,通過中國旅游協會推動建立地球科學研學旅游基地,開展技能型地球科學解說員、生態體驗活動帶領者、研學旅游導師等專項培訓,為峽區等的生態旅游發展注入持久活力。
五、賦能宜昌實踐,打造峽區示范標桿。我們支持宜昌依托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和風景區,加快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;鼓勵國家相關部委、科研機構助力宜昌開展峽區旅游標準化研究,推廣“保護—開發—惠民”一體化模式,讓宜昌成為全球峽區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樣板。
最后,我們將以宣言為行動指引,與世界各地峽區,包括峽谷、大峽谷和峽灣旅游地挽起手來,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,建立世界峽區交流合作平臺,助力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。
讓我們——不止聆聽,更是共振;不止參與,更是共塑。讓我們從生命長江畔的第六屆地球科學旅游大會開始,遠眺峽區的山川河流海洋,凝望地球生命生態......
讓我們——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、助力全球峽區旅游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!